1、后来,因为高丽没有遵守自己的承诺,辽朝又出兵收取江东六城,并在辽朝控制的鸭绿江东南岸修筑“保州”(今朝鲜平安北道义州),作为进攻和控制高丽的军事重镇。战后,高丽屡次请求毁弃保州并进一步请求“收回”保州,辽朝始终未允。
2、宋遣监察御使韩国华出使高丽,欲共谋契丹,高丽王王治“迁延未即奉诏,国华谕以威德,王治许发兵西会”(次年,宋辽爆发燕云之战)。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虽当时高丽与辽之关系不睦,辽仍遣使赴高丽请和。当下高丽虽未敢妄动,辽决意先发制人于当年7月“诏诸道缮甲兵,以备东征高丽”。
3、公元1004年,宋辽之间的檀渊之盟签订,辽国在获得稳固后,对高丽的威胁开始显现。1009年,辽承天太后驾崩,辽圣宗借此机会,于1010年以康肇弑主立王询为由,发动了对高丽的第二次战争,史称显宗之乱。
4、公元992年12月,辽东京留守萧恒德带领80万大军东征高丽,声称要收复失地。高丽君臣震惊,加强边防并派朴良柔、徐熙、崔亮三位将领率军迎战,成宗王治亲自督战。次年,辽军攻克蓬山郡,俘虏高丽先锋尹庶颜,高丽王请求和解,表示愿接受辽国的统治和纳贡。
5、公元918年王氏高丽建立后,积极向北扩张领土,与辽朝发生对立和冲突。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辽和高丽为争夺鸭绿江以东的渤海国故地爆发战争。最终大辽迫使高丽称臣纳贡,高丽则将边界推至清川江中上游至鸭绿江下游一线。
燕云十六州在哪里,为什么北宋一直想要收复这里呢?
北宋一直想要收复幽云地区,因为这个地方关乎国家命运。如果收回来,一切都会好,收不回来,会一直如芒在背。幽云十六州在汉族人心中,是其领土的一部分。北宋灭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幽云地区没有在掌控之中,处处受制于人。幽云十六州还是重要的养马地。
北宋一直希望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失去这一地区,北宋在军事上就会处于被动局面。燕云十六州地处华北平原与中原大地的交界处,一旦失去,北宋的都城开封就将暴露在敌人的直接威胁之下。
北宋建立后,皇帝们一直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的战略重要性。若不被掌控,契丹骑兵可直接威胁到北宋都城开封。另外,燕云十六州是被石敬瑭割让的,北宋皇帝希望能建立大一统王朝,收复失地是其责任之一。
后世七位北宋皇帝中,除了宋徽宗,无人敢于与辽国硬碰硬收复失地。宋徽宗虽然联合金国灭亡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但这也违背了澶渊之盟,打破了宋辽百年的和平。1北宋皇帝很少采取行动收复燕云十六州,因为当时的辽国已经不同于以往的游牧民族政权。
长城部分落在别国境内,失去了原有的防御作用,使得北方民族可轻易进入华北平原,直逼中原腹地,威胁洛阳、开封等城市。中原因此失去了重要的战马产地,军事实力受到削弱,幽云十六州成为中原君臣百姓心中的大患。
北宋时期,燕云十六州成为北宋王朝与辽争夺的焦点。北宋一直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原因如下:a.基于国家自身安全的考虑:燕云地区是汉族聚居区,为中原王朝控扼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的基地。收复燕云十六州,可以恢复长城防御体系,保护北宋边防安全。
为何宋真宗泰山封禅以后,就再也没有皇帝去泰山封禅了?
1、由于宋真宗封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导致财政失衡,引发民怨,直接促成了北宋积弱的局面,因此,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是历朝历代之最高峰。鉴于宋真宗的封禅活动成为反面教材,之后的历朝历代帝王都不再提泰山封禅。封禅的意义在于“祭天”和“祭地”,以泰山封禅最为隆重。
2、这是因为,原本泰山封禅是自己功劳的一种象征,但是宋真宗并没有做出什么功劳,却非要去封禅,称为了笑柄。泰山封禅在皇帝们心目中的含义就变化了。所以以后的皇帝,都不想自己像宋真宗那样沦为笑柄,所以就没有人愿意去泰山封禅了。
3、.宋真宗的封禅行为损害了宋朝的国力,也让他成为后世皇帝的耻辱,从此再无皇帝进行泰山封禅。1宋真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了泰山封禅的意义,使其成为羞耻的代名词,因此他被视为泰山封禅的终结者。
4、自从宋真宗在泰山封禅之后,泰山的名声就臭了,导致后来的皇帝都不屑跟宋真宗这种货色一个样,还前往泰山封禅。因为每个皇帝都认为,只要去了泰山封禅,那么就等于是成人自己跟宋真宗是一样的垃圾,那谁还愿意去呢?可以说宋真宗以一己之力毁了一整座山的荣耀。
5、正是这种评价彻底摧毁了封禅原本带有的光环,以及那种祭祀时的神圣性,导致后世的帝王,只要一想到封禅这个事,宋真宗的惨痛教训就会浮现在脑海里。
6、宋朝以后没有人封禅的原因大概有两点。其一就是宋朝的皇帝觉得自己功绩并不能震动后人没有足够的脸面去封禅,其二就是因为宋真宗封禅给世人留下的不好的印象,之后的君王害怕再次出现笑话所以就默契的取消了封禅的行为。说起封禅可谓是历史悠久,古代皇帝封禅也就是祭拜天地让天地知晓自己的丰功伟绩。
历史上六位强势的女政治家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少数民族女政治家:萧燕燕萧太后是一位中国少数民族的女政治家,她名绰,小字燕燕。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在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军事家。
赵威后,战国时期的人物,她是赵惠王的爱妻,同时也是赵孝成王的母亲。她可能是正史中记载的第一位掌握大权的太后。吕稚,西汉时期的女性,她是刘邦的配偶,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强势的女性,甚至有人将她视为未正式加冕的女皇帝。
第三位,邓太后,东汉时期杰出的女政治家。在汉和帝去世后,邓太后摄政,废黜了嫡长子,立幼子为帝,并在幕后掌权长达十六年。在她的领导下,东汉成功应对了内乱和自然灾害,保障了国家的稳定。第二位,吕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妻子。
TOP1武曌,又名武则天/武媚娘(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老公: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评价:两千年女性第一人)知名指数:★★★如果有人问二千年中国史上,最优秀、最强势的三个女人是谁,答案就是:武则天、武媚娘、武曌。武则天,名曌(zho),山西文水县人。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李唐王朝二百九十年的历史,有近半个世纪是由武则天这位女性皇帝导演的。她一生的功过,经受一代又一代人的评说,其中有褒扬也有贬抑。埃莉诺是一个最富有和最强大的妇女在欧洲和世界在中世纪盛期。
清朝孝庄太后和辽国承天太后可以比吗?
1、也差不多是太上皇啦)萧太后死后不久,韩德让也病死,辽圣宗终身对韩德让都有父亲一样的感情,于是将韩德让埋葬于皇家陵园,萧太后的墓旁边,并将自己的儿子过继为韩德让的后嗣。反观孝庄,做人真的很失败。跟萧燕燕比起来差远了。不但没有萧燕燕雄霸天下的才干事业,而且一生的感情都很失败。丈夫不爱她,爱的是宸妃。
2、辽太后(和武则天同样是山西人)萧太后(953~1009),名绰,小字燕燕。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人,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
3、统和元年(983年)年六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以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就此便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萧燕燕虚心诚恳,用人不疑,这一直为后世政治家所效法。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